香港運輸及房屋局23日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將于9月23日正式通車運營,屆時,坐高鐵從廣州到香港由現在的100分鐘縮短為48分鐘。
一周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釋放加快發展的信號。
目前,世界范圍內有三大成熟灣區,包括日本的東京灣區,美國的紐約灣區和舊金山灣區?;浉郯拇鬄硡^作為國家戰略正式提出,世界四大灣區格局基本形成。以科技創新、制造業為主導,整合了其他灣區特點功能,粵港澳大灣區作為全球經濟新支點的作用日益明顯,珠三角和港澳成為世界一流灣區的前景越來越廣闊。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中的重要一極,廣州如何行動?記者梳理發現,近一年來圍繞提升投資貿易便利化水平、科技人才創新合作、交通互聯互通等重點領域上,穗港澳交流合作日益密切。
發揮三大國際樞紐作用的廣州,正在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提升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增長極功能,為推進大灣區建設貢獻廣州力量。
南方日報記者 朱偉良 賓紅霞
交通互聯互通
廣州到香港將實現48分鐘通達
廣深港高鐵全長約140公里,連接廣州、東莞、深圳、香港,并可以連通全國44個高鐵站點。借助高鐵等交通基礎設施搭建,廣州南與香港西九龍可以實現1小時內互通,通過這個亞洲最大的高鐵站,香港可以連接至國家高鐵網絡,節省往來香港與內地各大城市的時間。
對標世界級灣區,經濟融合發展的前提是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在粵港澳大灣區的路網中,港珠澳大橋、廣深沿海高速、虎門大橋等重大工程構成了其主體骨架。
預計2019年上半年建成通車虎門二橋以及規劃中總長約41.2公里的大廣州1號公路為大灣區的聯通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到目前為止,珠江口東西岸還只有虎門大橋唯一的過江通道,其常態性的擁堵也是讓車主們苦不堪言。大廣州1號公路線路示意圖顯示,未來在珠江口東西兩岸,廣州和東莞將有虎門大橋、蓮花山過江通道、虎門二橋、南沙至東莞過江通道共四條過江通道。
可以想象,珠江兩岸的人流、物流、商流將通過這條A字形1號公路大動脈充分流動,從廣州出發到中山、東莞、珠海、澳門之間的交流也將更加密切。
廣州整個城市最早是沿著珠江前航道的發展,之后的重心移到了以珠江新城為代表的城市新中軸線;珠江航道在黃埔大橋附近轉彎,一路向南,岸邊是廣州大學城、廣州國際創新城、南沙,這里成為南拓的發展重點。
向東進發、向南拓展讓廣州發展重心進一步東移,廣深港澳在不斷擁抱發展中。
通過大廣州1號公路以及多條過江通道,粵港澳大灣區各個城市群之間的交通聯系將會更加便捷。“與此同時,白云機場、廣州南站、南沙港將深度融入大灣區交通網絡中。通過建設國際航空樞紐、國際航運樞紐、國際科技創新樞紐,廣州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對外溝通核心樞紐地位將更加凸顯。”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教授、穗港澳區域發展研究所所長張光南表示。
廣州市國規委有關負責人早前表示,大廣州1號公路等交通設施建設將推動廣州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協同發展,發揮廣州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增長極的作用,推動灣區城市群形成良好的產業分工協作、互聯互通的基礎設施與深度的社會人文交流,把廣州建設成為引領華南開放發展、輻射帶動西南和中南腹地的國家重要中心城市。
投資貿易便利化
在港澳“足不出境”便可投資廣州
8月14日,廣州地鐵通過全資香港子公司廣州地鐵投融資(香港)有限公司,與廣州越秀集團有限公司旗下控股香港上市公司創興銀行有限公司正式簽署認購協議書。這在國內軌道交通行業上尚屬首例。
創興銀行于1948年創立,于1994年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是一家具有悠久歷史的境外銀行,2014年2月14日成為越秀集團成員。此次合作,創興銀行也能為廣州地鐵集團上下游產業鏈提供跨境投融資服務,深度服務廣州地鐵集團與越秀集團在城市更新、軌道交通和物業開發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進而實現其打造大灣區銀行的戰略愿景。
從港澳企業來穗,到穗企走向港澳,穗港澳的投資貿易越來越便利。
1個月前,廣州市工商局與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省分行正式簽署了《廣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與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省分行商事服務“穗澳通”合作協議》,這標志著廣州市商事服務“穗澳通”正式啟動。
合作雙方共同在商事登記服務、企業年報、金融服務等方面開展密切合作,廣州市工商局向中行開通商事登記、企業年報、商事登記業務咨詢辦理等綠色通道,提供澳門投資者登記信息、經營異常名錄信息、行政處罰等信用信息。中行充分利用在澳門地區的網點資源優勢,為有意愿在廣州投資的申請人提供廣州招商政策宣傳推介、解答證照辦理咨詢、投資備案審批、企業名稱申報、證照辦理等商事服務。
事實上,早在今年3月份,廣州市工商局與香港創興銀行在香港正式簽署《廣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與創興銀行有限公司商事服務“穗港通”合作協議》,廣州市商事登記服務“跨境通”正式啟動?,F在,與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省分行合作,將澳門作為第二站,在“穗港通”的基礎上繼續推進“穗澳通”。
廣州市工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利用全程電子化商事登記網上平臺及銀行營業點窗口,為擬在廣州設立外商投資企業的申請人提供“足不出境”、更加便利的商事登記服務,吸引境外投資者在穗投資興業。
“推動粵港澳深度合作區建設,創新粵港澳合作模式,將廣州市建成港澳向內地拓展、內地借助港澳通達國際市場的雙向通道和重要平臺,將內地商事服務延伸至港澳地區,便利投資者快捷落戶。”該負責人說。
據廣州市商務委統計,今年上半年,香港企業在廣州新設1325個項目,增長2.3倍,合同港資90.6億美元,增長1.5倍;澳門企業在廣州新設20個項目,增長1倍,合同澳資1.5億美元,增長4.8倍。截至2018年6月底,香港在穗累計設立21480個項目,廣州實際使用港資571.1億美元,占全市實際使用外資的62.7%;澳門在穗累計設立397個項目,廣州實際使用澳資6.8億美元。
“引進來”的同時,企業也鼓足信心“走出去”。今年上半年,廣州企業對香港投資39個項目,中方協議投資額2億美元,增長2.4倍。截至2018年6月底,廣州企業累計對香港投資589個項目,中方協議投資額 97.8億美元;累計對澳門投資21個項目,中方協議投資額2億美元。
人才流動
穗港澳進入人才、技術互動新階段
早上8時許,香港青年列家誠帶著自己思考了一夜的項目改進方案坐上了香港至廣州的高鐵。兩個小時后,他到達南沙“創匯谷”粵港澳青年文創社區,與創業團隊成員展開一場“頭腦風暴”。
列家誠和南沙的結緣源自于2017年的“創匯谷杯”南沙新區第二屆青年創新創業大賽,這屆比賽吸引230多個來自全國各地的青創團隊,其中80多個來自港澳。“思蓓飛躍”以成長組第二名的好成績簽約入駐“創匯谷”。
“當時就拿到了5萬元獎金,讓我們創業團隊士氣大振。”作為“北上”香港創業團隊,“思蓓飛躍”在線教育系統目前已經擁有10萬學生,并在南沙挖到了“第一桶金”。列家誠只是當前港澳青年“北上”創新創業大軍的一個縮影。
與上世紀90年代來內地投資的香港企業家不一樣,現在活躍在珠三角的港澳青年大多擁有高學歷,年齡結構偏于年輕化,他們的“北上”給珠三角帶來了聞名全球的港澳服務和前沿技術。
2014年3月,香港科技大學與廣州市政府簽署協議,霍英東研究院與南沙新區聯合建設粵港科技成果轉化示范中心,通過科技成果產業化和企業技術服務促進地方產業和經濟加速發展。截至目前,已經有超過50位香港科大知名教授依托研究院,在國內參與科研或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工作。香港青年專家呂冬博士和他的創新團隊北上南沙時間已有7年。目前已經和無人設備企業云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專門為無人船、無人機等產品提供超輕高強材料生產。
“我們希望南沙香港科大霍英東研究院先進材料研發部打造成一個全新的技術轉移平臺,讓香港的科技資源與內地更加緊密合作,結出成果。”呂冬博士期盼道。
人才是第一資源,在灣區經濟發展中也不例外。隨著粵港澳大灣區上升為國家戰略,港澳青年北上創業利好消息不斷。國務院新聞辦公室8月16日上午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9月1日正式實施《港澳臺居民居住證申領辦法》,領取居住證的港澳臺居民,可在居住地享受勞動就業、參加社會保險等基本公共服務。“這大大方便我們這些大灣區‘候鳥’,也將吸引更多港澳人士到內地就業創業。”列家誠說。
“這里的基礎配套設施很完善,環境也很好。”來自香港黃晨霞在暑期來到香江云科技的運營部實習。在她的就業規劃當中,南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考慮。“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即將出臺,未來南沙和港澳之間的交流將會越來越多,我和我的很多朋友都有意愿來內地工作。”
在張光南看來,廣州在粵港澳大灣區中,不僅是綜合交通樞紐平臺,還是國際商貿中心和行政協調中心的角色,通過人員互動和交流,促進會計、律師、醫生等專業服務資源流動。
咨詢熱線:020-37887606
7X24小時熱線:13928789801
Email: 2291837655@qq.com
QQ:2696999073 QQ:983411814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石牌西路8號
展望數碼廣場1703室
![]() |
![]() |
![]() |
![]() |
![]() |
![]() |
中國總部電話:+86(20)37887606 傳真:+86(20)37887609 QQ:2696999073
網站:www.zjhedu.cn 郵箱:2291837655@qq.com Skype:zanyaco
贊雅國際顧問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13015688號-2